2024年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ZHEJIANG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
二○二四年
(2024.1~2024.12)
浙江省气候中心
ZHEJIANG CLIMATE CENTER
目录
【摘要】 1
一、主要气候特点 2
1.1、气温 2
1.2、降水 7
1.3、日照 12
二、重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6
2. 3 、 暴雨、强对流及其影响 29
2. 6 、寒潮、低温雨雪及其影响 46
三、气候影响评价 51
3.1、气候与农业 51
3.2、气候与水资源 53
3.3、气候与生态环境 56
3.4、气候与交通 59
【摘要】
2024年,浙江省平均气温18.8℃,较常年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原纪录为202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689.6毫米,较常年偏多一成;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726.8小时,较常年偏多16.1小时。 2024年浙江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全年共有6个台风影响浙江,较常年(3.4个)偏多,其中,台风“格美”给温州、台州、宁波南部和丽水东部带来暴雨大暴雨,温州南部出现特大暴雨;台风“普拉桑”于9月19日登陆舟山岱山,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局部11级阵风;“康妮”为1949年以来11月影响浙江最严重的台风。年初两次全省性寒潮过程给浙江带来大范围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对多地交通、电力带来严重影响。3月底,全省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杭州、衢州、金华、宁波、绍兴、台州等多地出现冰雹灾害。梅汛期间,浙西、浙南遭遇暴力梅,新安江流域降水量异常偏多,6月24日新安江水库开启7孔泄洪。夏季持续40℃以上高温酷暑,8月初多地高温破纪录。 |
1、 主要气候特点
1.1、气温
2024年全省平均气温18.8℃,较常年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原纪录2021年)。冬、春、夏、秋四季平均气温分别偏高0.5、1.2、1.3和1.8°C。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年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2年偏高,近5年是自1961年以来最热5年。
图1.1 1961-2024年浙江省年均气温变化(℃)
图1.2 2024年浙江省平均气温(℃)
图1.3 2024年浙江省平均气温距平(℃)
2024年高温日数全省平均5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4天,各地分布在0(大陈)~74天(云和)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大陈、玉环、洞头3个国家气象站高温日数与常年持平外,湖州、长兴、安吉、临安、富阳等66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2~45天之间,杭州、金华、柯桥、东阳、奉化、永嘉等13个国家气象站高温日数破历史最多纪录,温州、鄞州、海宁、临海、玉环、云和等6个国家气象站与历史最多纪录持平。国家气象站观测到的最高气温为42.8℃,40℃以上高温日数全省平均为5天。
图1.4 2024年浙江省高温日数(天)
图1.5 2024年浙江省高温日数距平(天)
2024年低温日数全省平均14天,较常年同期偏少4天,各地分布在3(温岭)~36天(海宁)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温州国家气象站低温日数与常年持平外,大陈、瑞安、洞头、海宁、桐乡等8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9天之间,临海、温岭、洪家、玉环、云和等61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11天之间。国家气象站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7.0℃(临安)。
图1.6 2024年浙江省低温日数(天)
图1.7 2024年浙江省低温日数距平(天)
图1.8 2024年浙江省平均气温逐月变化(℃)
2024年1月全省平均气温7.3℃,较常年同期偏高1.4℃,各地分布在5.1(海宁)~10.0℃(瑞安)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70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4~2.1℃之间。
2024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7.7℃,与常年同期持平,各地分布在5.6(湖州)~11.2℃(文成)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嘉善、海盐、嵊泗、奉化、定海等9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外,瑞安、永嘉、慈溪、乐清、青田等20个国家气象站偏高,偏高幅度在0.1~1.7℃之间,龙游、余姚、兰溪、永康、德清等36个国家气象站偏低,偏低幅度在0.1~0.8℃之间。
2024年3月全省平均气温13.2℃,较常年同期偏高1.9℃,各地分布在10.4(嵊泗)~14.9℃(金华)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瑞安、余姚、兰溪等65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5~2.7℃之间。
2024年4月全省平均气温18.5℃,较常年同期偏高1.7℃,各地分布在14.8(嵊泗)~20.7℃(云和)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65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7~2.5℃之间。
2024年5月全省平均气温21.5℃,与常年同期持平,各地分布在18.7(嵊泗)~23.2℃(金华)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瑞安、浦江、义乌、普陀、缙云等16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外,龙游、兰溪、永嘉、杭州、新昌等21个国家气象站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1~0.5℃之间,嘉善、余姚、永康、德清、慈溪等28个国家气象站偏低,偏低幅度在0.1~0.9℃之间。
2024年6月全省平均气温24.1℃,较常年同期偏低0.7℃,各地分布在22.6(嵊泗)~25.0℃(柯桥)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普陀、嵊泗、安吉、定海等4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外,长兴偏高0.1℃、北仑偏高0.2℃,余姚、兰溪、永康、永嘉、嘉善等64个国家气象站偏低,偏低幅度在0.1~1.9℃之间。
2024年7月全省平均气温30.7℃,较常年同期偏高2.0℃,各地分布在27.6(大陈)~32.7℃(兰溪)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69个国家气象站偏高,偏高幅度在1.0~2.9℃之间,义乌、缙云、嵊州、洞头、新昌、江山、云和、武义、开化、上虞、衢州、龙泉等12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破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8月全省平均气温30.7℃,较常年同期偏高2.4℃,各地分布在26.6(泰顺)~32.7℃(东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70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3~3.5℃之间,温州、洪家、柯桥、鄞州、海宁、嵊泗等21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破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9月全省平均气温27.6℃,较常年同期偏高3.0℃,各地分布在24.9(泰顺)~29.0℃(兰溪)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镇海、瑞安、德清等70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8~4.2℃之间,杭州、金华、嘉兴、衢州、鄞州、柯桥等48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破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10月全省平均气温20.2℃,较常年同期偏高0.7℃,各地分布在18.2(安吉)~22.3℃(瑞安)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湖州、平阳2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外,长兴、安吉、临安、富阳、嘉善等65个国家气象站偏高,偏高幅度在0.1~1.6℃之间,永康、遂昌、丽水等3个国家气象站偏低,偏低幅度在0.1~0.4℃之间。
2024年11月全省平均气温15.7℃,较常年同期偏高1.7℃,各地分布在13.9(安吉)~18.2℃(瑞安)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70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偏高,偏高幅度在0.7~2.4℃之间。
2024年12月全省平均气温8.0℃,较常年同期偏低0.1℃,各地分布在5.9(安吉)~11.1℃(瑞安)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嘉善、慈溪、嵊州、奉化、仙居等21个国家气象站平均气温与常年持平外,德清、安吉、富阳、杭州、嘉兴等10个国家气象站偏高,偏高幅度在0.1~0.5℃之间,余姚、兰溪、永康、永嘉、龙游等39个国家气象站偏低,偏低幅度在0.1~1.0℃之间。
1.2、降水
202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68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0%,各地分布在1364.2(瑞安)~2370.0毫米(开化)之间。降水量空间分布上呈现浙西和浙南地区多、浙中和浙北地区少的特点。与常年同期相比,遂昌、仙居、天台、石浦、泰顺等6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0.4%~13.6%之间,常山、江山、衢州、武义、永康等64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0.9%~29.6%之间。
图1.9 1961-2024年浙江省年降水量变化(毫米)
图1.10 2024年浙江省降水量(毫米)
图1.11 2024年浙江省降水距平百分率(%)
2024年降水日数全省平均154天,较常年同期偏少1天,各地分布在124(嵊泗)~187天(泰顺)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诸暨、开化、桐庐、德清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日数与常年持平外,新昌、嵊州、义乌、东阳、鄞州等32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2~20天之间,上虞、天台、镇海、北仑、奉化等34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21天之间。
图1.12 2024年浙江省降水日数(天)
图1.13 2024年浙江省降水量逐月变化(毫米)
2024年1月降水量全省平均41.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2%,各地分布在16.1(云和)~86.8毫米(龙游)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70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10.3%~76.9%之间。
2024年2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87.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3.4%,各地分布在89.9(洞头)~335.2毫米(开化)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只有泰顺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7.3%,嘉善、龙游、瑞安、余姚、兰溪等64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0.3%~207.0%之间,湖州、丽水、嘉善、江山、嵊州、鄞州等20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3月降水量全省平均8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0.0%,各地分布在40.2(云和)~164.5毫米(开化)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瑞安、余姚、兰溪等65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12.5%~75.7%之间,云和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4月降水量全省平均244.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82.0%,各地分布在68.6(平湖)~470.9毫米(常山)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平湖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25.3%、洞头偏少9.3%,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63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2.6%~181.6%之间,鄞州、柯桥、萧山、慈溪、桐庐、新昌等9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5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33.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9%,各地分布在78.5(仙居)~233.1毫米(永康)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杭州、嵊泗、云和、柯桥、定海等2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多,偏多幅度在0.5%~42.2%之间,海盐、新昌、江山、青田、文成等43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0.5%~52.0%之间。
2024年6月降水量全省平均389.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8.8%,各地分布在179.6(岱山)~740.7毫米(庆元)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三门、定海、岱山、遂昌等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5.3%~21.7%之间,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66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2.3%~113.4%之间,缙云、云和、文成、泰顺等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7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0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4.8%,各地分布在13.6(义乌)~424.4毫米(宁海)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永嘉、乐清、奉化、温州、温岭等16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多,偏多幅度在7.1%~106.9%之间,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54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0.8%~91.2%之间。
2024年8月降水量全省平均8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4.7%,各地分布在0.8(武义)~278.0毫米(长兴)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开化、淳安、建德、江山等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多,偏多幅度在4.7%~100.9%之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嘉善等63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2.2%~99.5%之间,新昌、天台、普陀、武义、乐清、玉环、洞头等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9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5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7.9%,各地分布在21.9(江山)~335.1毫米(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龙游、镇海、瑞安、余姚、浦江等3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0.5%~69.8%之间,嘉善、兰溪、永康、永嘉、德清等38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7%~169.4%之间。
2024年10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0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各地分布在29.9(龙泉)~358.3毫米(大陈)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嵊泗、岱山、开化、新昌、嵊州等1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0.5%~46.8%之间,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58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2.2%~281.0%之间,大陈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11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4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4.5%,各地分布在27.2(龙泉)~342.4毫米(北仑)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龙游、兰溪、常山、江山、庆元等1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6.6%~61.9%之间,嘉善、镇海、瑞安、余姚、永康等58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5.6%~347.5%之间,镇海、余姚、慈溪、普陀、嵊泗、定海等12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12月降水量全省平均17.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1.5%,各地分布在4.0(瑞安)~36.3毫米(云和)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70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偏少,偏少幅度在38.8%~93.1%之间。
1.3、日照
2024年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726.8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6.1小时,各地分布在1230.0(温州)~2394.6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虞、嵊州、义乌、天台、象山等32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0.8~668.3小时之间,新昌、东阳、镇海、鄞州、北仑等38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3.0~327.4小时之间。
图1.14 1961-2024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变化(小时)
图1.15 2024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小时)
图1.16 2024年浙江省年日照时数距平(小时)
2024年1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50.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0.8小时,各地分布在103.4(温州)~202.5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70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9.1~98.2小时之间,象山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2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80.3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9.9小时,各地分布在11.1(温州)~116.1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杭州、泰顺、石浦、玉环等4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4.2~20.9小时之间,嘉善、龙游、瑞安、余姚、兰溪等61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2.0~79.7小时之间,温州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3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49.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32.0小时,各地分布在109.0(庆元)~208.2小时(杭州)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瑞安、余姚、兰溪等64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3.0~87.8小时之间,只有北仑国家气象站偏少10.6小时,杭州、海盐、平湖3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4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86.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53.4小时,各地分布在45.6(庆元)~133.1小时(天台)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只有玉环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8.7小时,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64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4.8~95.7小时之间,湖州、嘉兴、柯桥、长兴、富阳、德清等21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5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76.6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26.4小时,各地分布在95.5(北仑)~256.8小时(平湖)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余姚、兰溪、永康、德清等56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1.8~92.9小时之间,龙游、瑞安、永嘉、青田、文成等9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0.3~61.1小时之间,杭州、平湖、天台3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6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69.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54.3小时,各地分布在18.3(庆元)~145.9小时(杭州)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普陀、定海、岱山、杭州、石浦等6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10.5~26.0小时之间,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64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5.1~98.3小时之间,温州、嘉兴、金华、丽水、柯桥、桐庐等26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7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39.5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22.4小时,各地分布在149.1(海宁)~301.1小时(平湖)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新昌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与常年持平外,兰溪、永康、永嘉、镇海、瑞安等56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2.8~71.2小时之间,余姚、嘉善、龙游、海宁、奉化等13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0.6~59.6小时之间。
2024年8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260.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56.1小时,各地分布在188.2(文成)~356.2小时(岱山)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68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20.4~120.4小时之间,庆元国家气象站偏少5.4小时、文成国家气象站偏少10.3小时,镇海、象山2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多纪录。
2024年9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45.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13.1小时,各地分布在86.5(宁海)~221.4小时(江山)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常山、仙居、温岭、杭州、海盐等20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0.8~46.3小时之间,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50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2.9~60.4小时之间。
2024年10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96.0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61.3小时,各地分布在49.6(北仑)~190.6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江山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7.2小时、玉环国家气象站偏多10.2小时,长兴、安吉、临安、富阳、湖州等68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3.9~101.7小时之间,北仑、临海2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破历史最少纪录。
2024年11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32.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10.5小时,各地分布在88.0(温州)~205.6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德清、慈溪、义乌、普陀、乐清等48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0.7~78.4小时之间,浦江、缙云、诸暨、北仑、淳安等22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0.7~25.5小时之间。
2024年12月日照时数全省平均140.9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多21.1小时,各地分布在81.5(温州)~189.9小时(玉环)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嘉善、龙游、镇海、瑞安、余姚等68个国家气象站日照时数偏多,偏多幅度在1.5~64.5小时之间,温州国家气象站偏少22.2小时、淳安国家气象站偏少0.5小时。
二、重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2.1、台风及其影响
2024年共有6个台风影响浙江省,较常年(3.4个)偏多。2403号“格美”、2413号“贝碧嘉”、2414号“普拉桑”、2418号“山陀儿”、2421号“康妮”和2425号“天兔”先后影响浙江省。“格美”于7月25日登陆福建后向西北方向移动,给温州、台州、宁波南部和丽水东部带来暴雨大暴雨,东部沿海出现长时间大范围大风天气。“贝碧嘉”于9月16日登陆上海浦东,给浙北和中部沿海带来暴雨大暴雨,浙北沿海海面出现17级大风。“普拉桑”于9月19日登陆舟山岱山,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局部11级阵风。“康妮”为1949年以来11月影响浙江最严重的台风,11月1日紧擦浙江省沿海北上,与冷空气结合,给浙江省带来大范围暴雨,沿海地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兔”于11月16日登陆台湾高雄后原地少动,其外围云系与冷空气结合,给浙江省东部带来大雨和暴雨。
图2.1 2024年浙江省影响台风移动路径
2.1.1、台风“格美”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于7月20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25日0时在台湾省宜兰县南澳乡第一次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气压945百帕,中心风力48米/秒),25日19 时50分再次登陆福建莆田秀屿区,登陆时为台风级(972百帕,33米/秒),而后西行北上,穿过福建和江西等地。台风“格美”给浙江省沿海带来强风暴雨的影响,主要特点有:
(1)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暴雨集中且累计雨量大。台风“格美”带来的暴雨、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温州、台州、宁波南部和丽水东部,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温州南部。强降雨时段主要出现在7月25日下午至26日,泰顺、苍南、平阳、文成、青田等地18个乡镇24小时雨量超过250毫米,其中,泰顺泗溪镇12小时和24小时雨量分别达276毫米和496毫米。7月24日08 时至27日14时,温州市面雨量243毫米、台州市175毫米、宁波市86毫米,丽水市82毫米。其中,温州南部累计雨量特别大,苍南县347毫米、泰顺县312毫米,泰顺、苍南、平阳等地有13个乡镇超过500毫米,单站最大为泰顺县泗溪镇泗溪九峰869毫米。
图2.2 台风“格美”路径图(左)、24 日 14 时卫星云图(右)
(2)大风持续时间长、范围广。7月24日08时,台风“格美”靠近台湾时加强为超强台风并维持16小时,云系范围不断扩大,其外围云系最广时东西直径超2000公里。由于云系范围广,且近海岸时发生停滞现象,其庞大的螺旋云系除了给浙江省东南沿海带来持续降雨外,也带来了长达4天的大风天气。浙江省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8~10级大风,温州和台州的东部地区最大阵风11~13级、个别 14 级,苍南县赤溪流岐岙达42.3米/秒(14级)、钱库尤家园42.1米/秒(14级)、湖岭金鸡山41.5米/秒(14级)。
图2.3 台风“格美”过程降水量(毫米)
2.1.2、台风“贝碧嘉”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于9月10日夜间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进入东海后强度逐渐增强,16日01时加强为强台风级,05时前后穿过嵊泗,07时30分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浦东,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最强台风。台风“贝碧嘉”于9月15—16日给浙北北部带来强风暴雨,嵊泗、岱山、嘉善和平湖等4个县(市、区)台风影响程度为严重。台风“贝碧嘉”对浙江省风雨影响的主要特点:
(1)给浙北沿海和浙东北地区带来较强的大风天气。9月15日至16日上午,浙北沿海风力10~13级大风,舟山群岛14~17级,较大的有嵊泗县海礁58.7米/秒(17级)、嵊泗县绿华54.7米/秒(16级)、嵊泗县菜园东库52.9米/秒(16级),杭州湾水面10~12级,嘉兴、湖州、宁波等地也有8~10级大风。
(2)给浙北北部带来暴雨、局部大暴雨。9月15—16日嘉兴、湖州、宁波、杭州北部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另外,14日受东风气流影响,台州局部出现暴雨。14日08时至17日08时,嘉兴市面雨量81毫米、湖州市65毫米、台州市40毫米、宁波市39毫米;有18个县(市、区)面雨量超过50毫米,最大为平湖市106毫米;有341个乡镇(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70个超过100毫米,单站最大为南浔区旧馆中学248毫米。
2.1.3、台风“普拉桑”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于9月15日生成,生成后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于19日18时50分在浙江省岱山登陆(25米/秒,990百帕),后穿过杭州湾,同日21时45分再次在上海登陆。台风“普拉桑”具有移速快、结构不对称、强度弱等特点。受其影响,18日夜里至19日浙江省沿海地区局部出现暴雨,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局地11级阵风;18日20时至20日08时,有271个乡镇(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19个超过100毫米,单站最大为玉环市鲜迭站179毫米;风力最大为嵊泗县嵊山29.2米/秒(11级)。
2.1.4、台风“山陀儿”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18号台风“山陀儿”于9月28日上午8时在巴士海峡以东洋面生成,其中心位于台湾省台东市东南方约640公里的洋面上,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29日后转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岛南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台风“山陀儿”于10月3日下午1时前后在台湾省高雄市林园区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10月4日2时在台湾省屏东县境内减弱为热带气压。受台风“山陀儿”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9月29日宁波、嘉兴和舟山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暴雨,宁波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雨量最大为镇海田顾村140毫米。10月1—3日浙江省沿海海面持续出现8~10级局地11级大风,内陆部分8~9级,风力最大为瑞安壳菜岙30.6米/秒(11级);东南沿海地区部分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2.1.5、台风“康妮”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于10月25日08时在关岛附近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30日0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31日14时登陆台湾省台东县(强台风,48米/秒,15级,945百帕),穿过台湾岛后于同日19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强度减弱,之后向偏北方向移动,11月1日白天以热带风暴级紧擦浙江省沿海北上,夜里在东海北部海面转性为温带气旋。“康妮”给浙江省带来大范围暴雨和大风,台风暴雨致灾强度强,为1949以来10月下旬以后影响浙江省最严重的台风,主要特点有:
(1)影响时间为1949年以来第三晚。1949年以来对浙江省海陆影响最晚的台风为6721号台风,影响时间为1967年11月18—19日;其次为7220号台风,影响时间为1972年11月8—9日;“康妮”影响时间为第三晚。
(2)“康妮”自南而北紧擦浙江省沿海长达10小时。“康妮”11月1日自南而北紧擦浙江省沿海北上约400公里,最近距离温岭石塘5公里,为1949年以来近海北上台风中距沿岸最近。在行进过程中其云系一直笼罩全省,给浙江省带来大范围暴雨。
(3)暴雨范围广、面雨量大,日雨量破纪录。“康妮”影响浙江省时与冷空气结合,给浙江省中东部及北部带来大范围暴雨(覆盖面积约7.17万平方公里),其中温州、台州、宁波、舟山等地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0月30日20时至11月2日08时,全省面雨量96毫米,宁波198毫米、台州180毫米、舟山170毫米;共有45个县(市、区)超过100毫米,其中7个超过200毫米,较大为黄岩区247毫米、鄞州区242毫米、苍南县220毫米;有38个乡镇(街道)超过300毫米,单站最大为余姚市大岚镇夏家岭377毫米。11月1日(31日20时至1日20时)全省有65%国家站日雨量破历史11月最大纪录。
图2.4 台风“康妮”移动路径图
图2.5 台风“康妮”过程降水量(毫米)
2.1.6、台风“天兔”风雨特点及其影响
今年第25号台风“天兔”于11月12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之后向西偏北方向快速移动,于16日上午8时在台湾省高雄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11月16日10时台风“天兔”中心位于台湾省高雄市境内,原地少动,强度逐渐减弱,对浙江省已无明显直接影响。台风“天兔”为远距离影响浙江省台风,影响时间为1949年以来第二晚,仅次于1949年以来对浙江省海陆影响最晚的6721号台风(影响时间为1967年11月18—19日)。
图2.6 台风“天兔”移动路径图
受台风“天兔”的影响,11月14—16日浙江省大部小到中雨,其中舟山、宁波和绍兴等地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1小时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舟山定海区昌国街道城北站56.9毫米,3小时滑动累积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宁波江北区慈城镇英雄水库站117.2毫米,6小时和24小时滑动累积降水量最大值都出现在舟山定海区金塘镇沥港站,分别为154.8毫米和180.5毫米。
2.2、梅雨及其影响
2024年浙江省于6月9日入梅,接近常年(6月8日),7月4日出梅,较常年(7月8日)偏早,梅雨期25天,较常年(30天)偏短。梅汛期全省累积面雨量375毫米,较常年偏多近1成。今年全省梅雨量347毫米(基于49个梅雨指标站统计),接近常年(346毫米),为2020年(602毫米)的近6成。
今年梅汛期浙江省5个地级市面雨量超常年值(表2.1),其中,衢州累积面雨量(535毫米)最大。全省累积面雨量排名前十的县(市、区)主要位于衢州、杭州和丽水(表2.2),其中,开化县累积面雨量最大(655毫米),较常年梅雨量偏多近2成,临安和庆元累积面雨量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临安、庆元梅汛期面雨量分别为1961年以来第6、8位。单站降水最大为杭州临安区龙塘山1094毫米。新安江水库面雨量759毫米,较常年梅雨量(497毫米)偏多5成。
图2.7 1951-2024年浙江省历年梅雨量(基于国标49个国家气象站统计)
图2.8 2024年浙江省梅汛期降水量分布图(毫米)
今年梅汛期全省1小时最大降水出现在黄岩区沙埠镇(80.3毫米),3小时和6小时最大累积降水都出现在富阳胥口镇6月20日中午,分别为123.4毫米和145.9毫米,24小时滑动最大降水出现在淳安县威坪镇(6月20日),达315.1毫米。临安国家气象站连续3日累积降水量(207.2毫米)破本站历史6月最多纪录;临安(327.7毫米)、缙云(229.3毫米)连续5日累积降水量破历史6月最多纪录。台州、温州和杭州等多地出现8~10级雷雨大风,单站最大出现在嘉兴南湖乍浦镇36.6米/秒,其次为舟山嵊泗嵊山镇33.9米/秒。
表2.1 2024年浙江省梅汛期各地市累积面雨量(单位:毫米)
排序 | 地市 | 累积面雨量 | 常年梅雨量 | 距平(%) | 与常年值百分比 |
1 | 衢州市 | 534.7 | 492.3 | 8.6 | 108.6 |
2 | 杭州市 | 514.8 | 405.3 | 27.0 | 127.0 |
3 | 丽水市 | 447.1 | 376.9 | 18.6 | 118.6 |
4 | 嘉兴市 | 346.5 | 296.5 | 16.9 | 116.9 |
5 | 金华市 | 338.7 | 360.2 | -6.0 | 94.0 |
6 | 湖州市 | 330.3 | 318.7 | 3.6 | 103.6 |
7 | 温州市 | 288.2 | 314.8 | -8.4 | 91.6 |
8 | 绍兴市 | 284.9 | 325.2 | -12.4 | 87.6 |
9 | 宁波市 | 266.9 | 310.9 | -14.2 | 85.8 |
10 | 台州市 | 249.0 | 310.6 | -19.8 | 80.2 |
11 | 舟山市 | 199.2 | 262.9 | -24.2 | 75.8 |
全省 | 浙江省 | 375.0 | 346.2 | 8.3 | 108.3 |
备注:统计时段为2024年6月9日08时至2024年7月4日08时
表2.2 2024年浙江省梅汛期排名前十县(市、区)累积面雨量(单位:毫米)
排序 | 县(市、区) | 地市 | 累积面雨量 | 常年梅雨量 | 距平(%) | 与常年值百分比 |
1 | 开化县 | 衢州市 | 654.9 | 549.8 | 19.1 | 119.1 |
2 | 临安区 | 杭州市 | 623.4 | 405.8 | 53.6 | 153.6 |
3 | 淳安县 | 杭州市 | 623.3 | 474.2 | 31.4 | 131.4 |
4 | 庆元县 | 丽水市 | 608.8 | 384.5 | 58.4 | 158.4 |
5 | 龙泉市 | 丽水市 | 580.6 | 433.0 | 34.1 | 134.1 |
6 | 常山县 | 衢州市 | 564.6 | 501.0 | 12.7 | 112.7 |
7 | 柯城区 | 衢州市 | 503.7 | 489.0 | 3.0 | 103.0 |
8 | 衢江区 | 衢州市 | 482.6 | 471.4 | 2.4 | 102.4 |
9 | 江山市 | 衢州市 | 477.7 | 477.1 | 0.1 | 100.1 |
10 | 桐庐县 | 杭州市 | 472.9 | 394.1 | 20.0 | 120.0 |
备注:统计时段为2024年6月9日08时至2024年7月4日08时
今年浙江省梅汛期降水主要分为两个时段:
(1)6月9—18日雨带主要位于浙江省中南部,并造成浙南的丽水、衢州和温州等地出现暴雨大暴雨,庆元和龙泉等地部分乡镇暴雨日达7天,强降水落区高度重叠。9日08时—19日08时,全省面雨量170毫米,地市较大为丽水373毫米、衢州236毫米、温州234 毫米,全省共27个县(市、区)面雨量超过200毫米,较大为庆元546毫米、龙泉496毫米、景宁365毫米,有34个乡镇(街道)超500毫米,单站最大出现在庆元五大堡乡杨楼村(886毫米)。
(2)6月19日—7月3日主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并形成稳定的梅雨准静止锋,杭嘉湖衢以及新安江流域出现持续性暴雨大暴雨,淳安、庆元和临安等地局部特大暴雨。6月19日08时—7月4日08 时,全省面雨量205毫米,地市前三分别为杭州455毫米、嘉兴322毫米和湖州303毫米;全省22个县(市、区)面雨量超过300毫米,县前三分别为临安563毫米、淳安550毫米、开化460毫米,有37个乡镇(街道)超500毫米,单站最大为临安清凉峰镇1045毫米。
图2.9 2024年浙江省梅汛期两个时段累积降水空间分布
(左图:2024-6-8 20时—2024-6-18 20时;右图:2024-6-18 20时—2024-7-3 20时)
2024年梅汛期(6月9日08时—7月4日08时)全省面雨量375毫米,接近2020年7成。其中新安江水库(含安徽段)面雨量759毫米,为2020年(1033毫米)的7成。2020年浙江省入梅早(5月29日),出梅晚(7月18日),梅期共50天,较常年偏多20天。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区域重叠度高。全省平均梅雨量602毫米,破1955年以来历史梅雨量纪录。受长时间降水影响,2020年7月8日新安江水库采取9孔泄洪,为水库建库以来首次。
表2.3 2024年浙江省梅汛期省市县面雨量
与2020年梅汛期面雨量的对比(单位:毫米)
地区 | 县(市区) | 范围 | 2024年梅雨量 | 2020年梅雨量 | 2024/2020梅雨量比值(%) |
浙江 | —— | 浙江省 | 375.0 | 561.9 | 66.7 |
杭 | 杭州地区 | 514.8 | 812.3 | 63.4 | |
上城区 | 杭州市 | 443.1 | 625.9 | 70.8 | |
拱墅区 | 杭州市 | 453.5 | 664.8 | 68.2 | |
西湖区 | 杭州市 | 439.0 | 643.9 | 68.2 | |
滨江区 | 杭州市 | 381.1 | 602.7 | 63.2 | |
萧山区 | 杭州市 | 353.4 | 671.3 | 52.6 | |
余杭区 | 杭州市 | 460.2 | 692.3 | 66.5 | |
富阳区 | 杭州市 | 429.0 | 744.9 | 57.6 | |
临安区 | 杭州市 | 623.4 | 761.8 | 81.8 | |
临平区 | 杭州市 | 431.8 | 677.4 | 63.7 | |
钱塘区 | 杭州市 | 390.8 | 622.5 | 62.8 | |
桐庐县 | 杭州市 | 472.9 | 809.8 | 58.4 | |
淳安县 | 杭州市 | 623.3 | 1011.2 | 61.6 | |
建德市 | 杭州市 | 414.1 | 772.0 | 53.6 | |
宁 | 宁波地区 | 266.9 | 510.2 | 52.3 | |
海曙区 | 宁波市 | 271.9 | 570.8 | 47.6 | |
江北区 | 宁波市 | 244.8 | 643.0 | 38.1 | |
北仑区 | 宁波市 | 259.9 | 545.5 | 47.6 | |
镇海区 | 宁波市 | 257.0 | 636.1 | 40.4 | |
鄞州区 | 宁波市 | 293.8 | 556.2 | 52.8 | |
奉化区 | 宁波市 | 268.1 | 503.6 | 53.2 | |
象山县 | 宁波市 | 244.8 | 358.6 | 68.3 | |
宁海县 | 宁波市 | 271.9 | 453.7 | 59.9 | |
余姚市 | 宁波市 | 261.5 | 566.0 | 46.2 | |
慈溪市 | 宁波市 | 276.3 | 554.9 | 49.8 | |
温 | 温州地区 | 288.2 | 279.8 | 103.0 | |
鹿城区 | 温州市 | 265.4 | 301.4 | 88.1 | |
龙湾区 | 温州市 | 218.3 | 209.4 | 104.3 | |
瓯海区 | 温州市 | 258.7 | 291.2 | 88.8 | |
洞头区 | 温州市 | 212.4 | 178.3 | 119.1 | |
永嘉县 | 温州市 | 279.6 | 310.2 | 90.1 | |
平阳县 | 温州市 | 273.2 | 283.5 | 96.4 | |
苍南县 | 温州市 | 298.9 | 265.0 | 112.8 | |
文成县 | 温州市 | 334.2 | 270.9 | 123.4 | |
泰顺县 | 温州市 | 364.9 | 304.7 | 119.8 | |
瑞安市 | 温州市 | 267.7 | 244.4 | 109.5 | |
乐清市 | 温州市 | 218.1 | 261.0 | 83.6 | |
龙港市 | 温州市 | 305.8 | 233.0 | 131.2 | |
嘉兴地区 | 346.5 | 580.1 | 59.7 | ||
南湖区 | 嘉兴市 | 332.6 | 587.6 | 56.6 | |
秀洲区 | 嘉兴市 | 303.8 | 540.7 | 56.2 | |
嘉善县 | 嘉兴市 | 282.0 | 496.9 | 56.8 | |
海盐县 | 嘉兴市 | 368.2 | 563.0 | 65.4 | |
海宁市 | 嘉兴市 | 397.7 | 607.7 | 65.4 | |
平湖市 | 嘉兴市 | 334.5 | 577.6 | 57.9 | |
桐乡市 | 嘉兴市 | 362.0 | 648.1 | 55.9 | |
湖州地区 | 330.3 | 616.4 | 53.6 | ||
吴兴区 | 湖州市 | 289.2 | 563.2 | 51.3 | |
南浔区 | 湖州市 | 294.8 | 567.4 | 52.0 | |
德清县 | 湖州市 | 382.1 | 731.6 | 52.2 | |
长兴县 | 湖州市 | 324.0 | 566.9 | 57.2 | |
安吉县 | 湖州市 | 341.1 | 639.1 | 53.4 | |
绍 | 绍兴地区 | 284.9 | 584.0 | 48.8 | |
越城区 | 绍兴市 | 287.5 | 594.6 | 48.4 | |
柯桥区 | 绍兴市 | 300.9 | 625.6 | 48.1 | |
上虞区 | 绍兴市 | 285.0 | 550.6 | 51.8 | |
新昌县 | 绍兴市 | 261.3 | 540.7 | 48.3 | |
诸暨市 | 绍兴市 | 301.3 | 638.1 | 47.2 | |
嵊州市 | 绍兴市 | 269.2 | 540.7 | 49.8 | |
金 | 金华地区 | 338.7 | 549.1 | 61.7 | |
婺城区 | 金华市 | 428.5 | 582.2 | 73.6 | |
金东区 | 金华市 | 334.6 | 581.0 | 57.6 | |
武义县 | 金华市 | 384.1 | 502.1 | 76.5 | |
浦江县 | 金华市 | 325.1 | 614.1 | 52.9 | |
磐安县 | 金华市 | 283.9 | 430.5 | 65.9 | |
兰溪市 | 金华市 | 369.5 | 621.5 | 59.5 | |
义乌市 | 金华市 | 302.8 | 591.5 | 51.2 | |
东阳市 | 金华市 | 287.0 | 566.1 | 50.7 | |
永康市 | 金华市 | 314.7 | 469.1 | 67.1 | |
衢 | 衢州地区 | 534.7 | 863.1 | 62.0 | |
柯城区 | 衢州市 | 503.7 | 895.3 | 56.3 | |
衢江区 | 衢州市 | 482.6 | 761.9 | 63.3 | |
常山县 | 衢州市 | 564.6 | 967.2 | 58.4 | |
开化县 | 衢州市 | 654.9 | 1103.8 | 59.3 | |
龙游县 | 衢州市 | 467.8 | 655.5 | 71.4 | |
江山市 | 衢州市 | 477.7 | 735.7 | 64.9 | |
舟 | 舟山地区 | 199.2 | 445.1 | 44.8 | |
定海区 | 舟山市 | 198.7 | 471.6 | 42.1 | |
普陀区 | 舟山市 | 218.1 | 414.1 | 52.7 | |
岱山县 | 舟山市 | 173.2 | 466.0 | 37.2 | |
嵊泗县 | 舟山市 | 190.4 | 358.2 | 53.2 | |
台 | 台州地区 | 249.0 | 329.3 | 75.6 | |
椒江区 | 台州市 | 236.3 | 262.4 | 90.1 | |
黄岩区 | 台州市 | 276.2 | 370.9 | 74.5 | |
路桥区 | 台州市 | 249.5 | 243.3 | 102.5 | |
三门县 | 台州市 | 229.8 | 344.5 | 66.7 | |
天台县 | 台州市 | 239.0 | 409.4 | 58.4 | |
仙居县 | 台州市 | 308.0 | 343.2 | 89.7 | |
温岭市 | 台州市 | 200.9 | 246.5 | 81.5 | |
临海市 | 台州市 | 241.3 | 323.9 | 74.5 | |
玉环市 | 台州市 | 153.0 | 200.5 | 76.3 | |
丽 | 丽水地区 | 447.1 | 491.3 | 91.0 | |
莲都区 | 丽水市 | 408.6 | 415.0 | 98.5 | |
青田县 | 丽水市 | 330.8 | 326.4 | 101.3 | |
缙云县 | 丽水市 | 364.5 | 375.9 | 97.0 | |
遂昌县 | 丽水市 | 431.9 | 674.6 | 64.0 | |
松阳县 | 丽水市 | 367.5 | 570.2 | 64.5 | |
云和县 | 丽水市 | 406.9 | 482.0 | 84.4 | |
庆元县 | 丽水市 | 608.8 | 418.8 | 145.4 | |
景宁 | 丽水市 | 421.7 | 380.9 | 110.7 | |
龙泉市 | 丽水市 | 580.6 | 649.6 | 89.4 |
备注:统计时段为2024年6月9日08时至2024年7月4日08时,较2020年偏多8成以上红色加粗标注
2.3、暴雨、强对流及其影响
2024年浙江省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其中暴雨过程以分散性、间歇性暴雨为主,并伴有系统性暴雨过程。2024年暴雨日数全省平均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天,各地分布在2(遂昌)~11天(文成)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衢州、武义、青田、定海、岱山等14个国家气象站较常年持平外,常山、江山、丽水、缙云、乐清等38个国家气象站偏多,偏多幅度在1~6天之间,永康、遂昌、龙泉、仙居、慈溪等18个国家气象站偏少,偏少幅度在1~2天之间,文成国家气象站破历史最多纪录,建德国家气象站与历史最多纪录持平。
图2.10 2024年浙江省暴雨日数(天)
2024年浙江省除梅汛期暴雨外主要暴雨过程及其影响:
(1)3月4—6日暴雨过程:受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浙江省大部出现中雨,浙北南部至浙中的北部一带有43个乡镇出现暴雨。全省平均雨量24.3毫米,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衢州开化钱江源站88.7毫米;降水范围最广为3月5日;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衢州、金华、杭州。
图2.11 2024年3月4—6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2)3月24—25日暴雨过程:3月25日午后至夜里浙江省出现入春以来首场系统性大范围强对流天气,伴随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雷雨大风叠加冷空气大风,全省大部出现8~10级大风,局部11级以上。25日12时至26日08时,全省共有638个乡镇(街道)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为新昌县长诏林场39.1米/秒(13级)。虽然此次降水过程累计雨量不大,但浙北南部、浙中和浙西出现分散性短时暴雨(小时降水≥20毫米),金华(32.7毫米)、桐庐(25.7毫米)和义乌(24.6毫米)1小时降水量破历史3月纪录。此外,杭州、衢州、金华、宁波、绍兴、台州等多地出现冰雹(最大直径4厘米)。气象部门累积发布272条预警信号,其中大风预警信号145条,冰雹橙色预警信号31条。
图2.12 2024年3月25日台州临海、天台等地冰雹
(3)4月2—8日强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雨量72.2毫米,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衢州常山王家村站282.8毫米;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衢州、金华、丽水。其中4月2日的暴雨过程中心主要位于浙西衢州等地,浙西开化、常山、衢州、建德和淳安共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达单站暴雨等级,自动站最大日降水出现在常山球川镇142.9毫米。
图2.13 2024年4月2日全省暴雨过程累积降水分布图(毫米)
(4)4月14日暴雨过程:全省降水雨带主要位于浙中北部地区,新昌、桐庐和浦江等1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达暴雨等级,日最大降水出现在淳安中洲镇163.1毫米,多个国家气象站破历史4月降水极值纪录。其中,新昌、嵊州和奉化等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20-20时)破历史4月日降水纪录;新昌、浦江、奉化和诸暨共4个国家气象站08-08时日降水(13日)破历史4月日降水纪录;永嘉、嵊州和义乌等5个国家气象站月内1小时累积降水破历史4月降水纪录。此外,多个国家气象站破滑动3、6、12、24小时历史4月降水纪录。
图2.14 2024年4月14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5)4月30日浙西南暴雨过程:浙西南的衢州、丽水和温州部分地区以及金华等地出现暴雨过程,常山、缙云和浦江等1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达暴雨等级,日最大降水出现在江山石门镇131毫米。
图2.15 2024年4月30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6)5月26—28日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41.4毫米,国家站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金华永康119.5毫米;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金华、丽水、衢州,浙中南及宁波、绍兴、舟山等地出现大雨、暴雨,金华和衢州局地大暴雨。金华、宁波等地多个国家气象站滑动1\3\6h累积降水和08-08h日降水破历史月纪录。
图2.16 2024年5月26—28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7)6月1日浙南暴雨过程:浙中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6月1日08时—2日08时全省面雨量24毫米;温州市和丽水市58毫米、衢州市34毫米;有16个县(市、区)面雨量超过50毫米,最大为庆元县99毫米;有357个乡镇(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33个超过100毫米,单站最大为庆元县五大堡乡杨楼村141毫米。本次强降水主要特点是浙中南地区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暴雨区叠加。
图2.17 2024年6月1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8)8月13—14日浙西暴雨过程:8月13日午后到夜里,浙江省午后雷阵雨,强对流比较频繁。13日全省平均雨量11.1毫米,长兴、海盐、建德、青田和桐乡等5个国家气象站达单日暴雨量级,有141个乡镇(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17个超过100毫米,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嵊州谷来镇站(k4755)127.3毫米;小时雨强有63个乡镇(街道)超过50毫米,有48个乡镇(街道)出现8~10级个别11级以上大风,最大为诸暨市东蔡38.6米/秒(13级)。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衢州和杭嘉湖等地区。
图2.18 2024年8月13—14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9)8月28日暴雨过程:出现大范围雷阵雨并伴有强对流,杭州、嘉兴、金华、宁波、绍兴和台州等地部分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慈溪、文成、余姚、平阳、三门和临海等6个国家气象站达到单日暴雨量级。有55个乡镇(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宁波慈溪新浦镇268.7毫米;有9个乡镇(街道)最大小时雨强超过50毫米,有效缓解全省前期高温。
图2.19 2024年8月28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10)11月1日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雨量100.3毫米,单站最大过程雨量为温州泰顺泗溪九峰站310.6毫米;此次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宁波市(占比16.3%)、台州市(占比14.4%)、舟山市(占比13.8%)。受台风“康妮”影响,1日浙中北的东部地区出现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
图2.20 2024年11月1日全省降雨量分布图(毫米)
2.4、高温及其影响
今年浙江省7月4日出梅,副热带高压迅速北抬,高温热浪无缝衔接。截止10月12日,今年以来全省35℃以上高温日数多达5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倍。8月上中旬,全省持续出现40℃以上酷热天气,个别县(市、区)40℃以上高温日数多达11天;杭州、衢州和义乌等11个国家气象站打破或平历史高温纪录,极端高温达42.8℃。2024年浙江高温热浪具有以下特点:
图2.21 2024年全省逐日高温覆盖面积及其与2022年同期对比
(1)40℃以上极端高温覆盖范围广。7月中旬—8月中旬,除7月19日副高有所减弱以及在23—27日受台风“格美”影响,高温有短暂缓解外,全省持续出现明显40℃以上酷热天气。7月31日—8月12日全省连续13天高温覆盖面积达6万平方千米以上(全省陆域面积10.56万平方千米)。全省高温覆盖范围最大出现在8月3日,当天全省35℃、37℃和40℃以上高温覆盖面积分别为9.43万、7.76万和3.42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省陆域面积的89%、73%和32%。虽然40℃以上高温面积与2022年同期全省最大高温覆盖面积(出现在2022年8月23日)比略偏少,但8月3日当天41℃和42℃以上极端高温覆盖面积和国家站个数均超过2022年最大值。
表2.4 2024年与2022年全省陆域≥40℃最大高温覆盖面积及出现日期
日 期 | ≥40℃面积 | ≥41℃面积 | ≥42℃面积 |
2024-08-03 | 3.42万km2 | 1.69万km2 | 0.56万km2 |
2022-08-23 | 3.53万km2 | 1.67万km2 | 0.51万km2 |
表2.5 2000年以来浙江省夏季高温覆盖面积最大日高温出现站次数对比
日 期 | ≥35℃ | ≥37℃ | ≥40℃ | ≥41℃ | ≥42℃ | |
2003-08-01 | 58 | 53 | 31 | 15 | 5 | |
2013-08-11 | 59 | 48 | 33 | 18 | 5 | |
2017-07-24 | 66 | 60 | 33 | 7 | 1 | |
2022-08-23 | 66 | 62 | 38 | 19 | 5 | |
2024-08-03 | 66 | 58 | 38 | 23 | 8 |
(%1) 高温持续时间长。2024年7月4日,浙江省出梅与高温热浪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全省平均35℃、37℃和40℃以上高温日数分别达50、29和5天,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24、20和4天,高温日数异常偏多。35℃和37℃以上全省平均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第2多(仅次于2022年)。杭州、绍兴和金华等地超4成的国家气象站35℃以上累积高温日数破历史同期纪录;衢州、常山和龙泉3个国家气象站40℃以上累积高温日数破历史纪录;东阳、建德、兰溪、云和、衢州、金华和淳安共7个国家站连续40℃以上高温日数破历史最长纪录(最多东阳11天)。8月12日以后全省未明显出现40℃以上覆盖区域。9月中旬先后受13和14号台风以及较强冷空气接连影响,浙江省2024年的持续极端高温热浪基本宣告结束。
表2.6 2024年全省高温强度及其与历史高温热浪最严重5年对比及排序
排 序 | 年 份 | ≥35℃ 高温日数 | ≥37℃ 高温日数 | ≥40℃ 高温日数 | 极端高温 (国家站) |
1 | 2022 | 54 | 36 | 9 | 42.9(永嘉) |
2 | 2024 | 50 | 29 | 5 | 42.8(建德) |
3 | 2013 | 44 | 25 | 6 | 44.1(新昌) |
4 | 2003 | 43 | 25 | 4 | 43.2(莲都) |
5 | 2017 | 41 | 20 | 2 | 42.2(桐庐) |
6 | 1953 | 40 | 19 | 1 | 41.6(富阳) |
备注:历年高温强度统计时段统一为当年4月15日—10月15日
(3)高温极端性强。2024年以来杭州、丽水、余姚等地连续35℃以上高温日数长达25天以上。东阳、兰溪和浦江等6个国家气象站连续40℃以上高温酷热天数都在10天以上(杭州4天),全省40℃以上持续酷热集中出现在8月上中旬。全省国家气象站极端高温≥40℃、≥41℃和≥42℃的站数比例分别超60%、40%和15%。衢州、义乌、诸暨和杭州等1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打破或持平当地历史最高气温纪录(2022年20个),有10个都发生在8月3—4日。国家气象站观测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建德、莲都和义乌3个站,都为42.8℃,杭州国家气象站达41.9℃(破2022年8月14日41.8℃原最高纪录)。
2.5、干旱及其影响
2024年浙江省气候干旱特征整体不明显,两个气象干旱较严重时段分别出现在1月中旬和8月下旬,其中8月下旬的气象干旱给浙江省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约95.9万亩。
2023年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浙北和浙东沿海地区出现大范围气象干旱。2024年1月1—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由于前期降水持续偏少,气象干旱迅速发展,至18日干旱等级为全省性严重干旱,国家气象站共有17站特旱,33站重旱,11站中旱,中旱以上等级占9成。18日以后,受寒潮带来的连阴雨雪影响,干旱逐渐缓解,至30日全省干旱基本缓解。
图2.22 浙江省2024年1月18日干旱等级分布
自7月4日出梅后全省大部分时段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部地区持续高温少雨,从7月中下旬开始,浙江省气象旱情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有所发展。7月下旬2403号台风“格美”短暂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旱情。台风影响结束后,高温迅速卷土重来。8月全省月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第8少,其中浙东沿海的舟山、台州、温州和宁波等地降水偏少6成以上,普陀、玉环和洞头等6个国家站破历史月降水最少纪录,全省旱情进一步发展。8月31日全省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气象干旱较前期有明显发展,浙中和浙东沿海地区出现旱情,其中舟山、绍兴、台州、宁波和金华等地达中—重旱程度,局部达特旱。由于高温持续、降水少、光照强、蒸发大,旱情进一步加剧,给浙江省农、林、渔业等造成一定危害。
图2.23 浙江省2024年8月31日干旱等级分布
图2.24 2024年8月12日绍兴新昌县部分稻苗因高温缺水枯黄
2.6、寒潮、低温雨雪及其影响
2024年浙江省主要受2次明显的寒潮过程影响,分别发生在2024年1月20—24日和2月20—24日。从影响面积来看,1月下旬发生的寒潮影响最广,超过6万平方公里;从寒潮强度来看,也是1月下旬的寒潮强度最强,有14个国家气象站达到强寒潮等级。
表2.7 2024年浙江省2次寒潮过程指标对比
寒潮过程 | 指标统计 | 寒潮 | 强寒潮 | 超强寒潮 | 合计 |
2024.01.20- 2024.01.24 | 影响面积(万平方公里) | 3.22 | 2.62 | 0.24 | 6.08 |
达寒潮国家站(个) | 20 | 14 | 0 | 34 | |
2024.02.20- 2024.02.24 | 影响面积(万平方公里) | 2.87 | 1.10 | 0.26 | 4.23 |
达寒潮国家站(个) | 25 | 2 | 0 | 27 |
寒潮过程 影响时间 | 极端 低温 | 24h最大 降温幅度 | 48h最大 降温幅度 | 72h最大 降温幅度 | 超强寒潮 站 数 | 强寒潮 站 数 | 寒潮 站数 | 总 计 |
2024.01.20- 2024.01.24 | -7.0°C (临安) | 9.4°C (洪家) | 12.9°C (泰顺) | 15.0°C (瑞安) | 无 | 14 | 20 | 34 |
2024.02.20- 2024.02.24 | -1.7°C (湖州) | 11.1℃ (龙泉) | 12.5℃ (丽水) | 14.0℃ (永康) | 无 | 2 | 25 | 27 |
表2.8 2024年浙江省2次寒潮过程对比
备注:按照全省7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低气温统计
图2.25 2024年浙江省2次寒潮过程等级评估对比
2.6.1、2024年1月20—24日寒潮过程
2024年1月20—24日,浙江省经历了大范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全省48和72小时日最低气温平均降温幅度分别达10℃和12℃。经评估:此次寒潮影响浙江省范围达6.08万平方公里,总体等级为全省性寒潮,其中泰顺、仙居和云和等14个国家气象站达强寒潮等级,20个国家气象站达寒潮等级,其余国家气象站为强冷空气等级。受此次寒潮过程影响,浙江省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大风,最大出现在嵊泗菜园镇(27.4米/秒)。此次寒潮有如下特点:
(1)降雪范围广,积雪深度大。受寒潮过境影响,1月21日夜里起浙中南大部及浙北部分地区出现小雨夹雪或小雪天气,22日浙中南出现中到大雪,局部暴雪,这也是2017年以来丽水、金华和温州等地首次发布暴雪预警。23—24日浙中南平原地区积雪深度大部3~6厘米,山区普遍8厘米以上(瓯海大罗山达25厘米),浙南山区、平原和海岛均出现积雪。台州地区温岭积雪深度为近30年最大,台州其它各县(市、区)积雪为近10年最大。受降雪和低温冰冻影响,金华和台州等地道路陆续出现严重积冰,对高架、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通行带来严重影响,交通事故增多。经评估:此次积雪冰冻影响温州、台州和丽水3地市为近10年来最严重一次。此外1月20—24日全省降水量平均15.3毫米,降水中心位于浙西地区,临安、龙游和婺城等地个别乡镇累积降水超过50毫米,过程最大降水出现在临安天目山镇(61.0毫米)。
图2.26 2024年1月22日晚台州市区交通事故现场(来源:央视新闻)
图2.27 2024年1月24日温州积雪实景(温州市气象局林泽微供图)
表2.9 2024年1月20—24日寒潮过程全省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的站点
站名 | 站号 | 地市 | 县(市、区) | 雪深(厘米) | |
六春湖1 | K7480 | 衢州 | 衢江 | 25 | |
大罗山 | K3030 | 温州 | 瓯海 | 25 | |
永康 | 58643 | 金华 | 永康 | 18 | |
罗坑山 | K4901 | 绍兴 | 新昌 | 17 | |
大洋山 | K9297 | 丽水 | 缙云 | 16 | |
青尖山 | K8936 | 台州 | 仙居 | 16 | |
雪峰山 | K9391 | 丽水 | 缙云 | 16 | |
玉壶金星 | K3149 | 温州 | 文成 | 15 | |
磐安 | 58560 | 金华 | 磐安 | 15 | |
安顶山茶场 | K4891 | 绍兴 | 新昌 | 14 | |
大寺基 | K8236 | 台州 | 黄岩 | 12 | |
六春湖2 | K7481 | 衢州 | 衢江 | 12 | |
铜铃山石垟 | K3057 | 温州 | 文成 | 11 | |
缙云 | 58654 | 丽水 | 缙云 | 11 | |
泽雅北林垟 | K3026 | 温州 | 瓯海 | 10 |
(2)降温幅度大。受寒潮过境影响,1月20—24日全省各地24、48和72小时日最低气温平均降温幅度分别达到7℃、10℃和12℃,33个国家站的48小时日最低气温降幅超过10℃,其中泰顺达12.9℃。
(3)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受寒潮影响,1月22—24日全省大部地区出现严重冰冻,0℃以下低温影响持续到26日,杭州、丽水、绍兴受低温影响最大。全省国家气象站平均最低气温-4.3℃,最低气温全省大部-4~-7℃,沿海-1~-3℃,山区达-7~-10℃,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出现在杭州临安(-7.0℃,1月24日)。
图2.28 2024年1月20—24日寒潮影响前后全省平均最低气温变化
2.6.2、2024年2月20—24日寒潮过程
2024年2月20—24日,浙江省经历了2024年以来的第二次较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主要影响浙中和浙西南等地。此次过程全省日最低气温48小时平均降温幅度为8.8℃,过程最低气温达0℃及以下面积为2.97万平方公里。经评估:此次过程总体等级为区域性寒潮过程,永康、缙云达强寒潮,杭州、绍兴和丽水等25个国家气象站达寒潮标准,全省寒潮影响覆盖4.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40%,影响面积和程度小于2024年以来第一次寒潮过程。此次寒潮过程有如下两个特点:
(1) 前期气温较高,气温骤降,暖冷急转。受西风带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且位置偏北共同影响,2月19日最高气温全省平均26.7℃,绍兴、金华局部达30℃以上。诸暨、东阳、建德等14个国家气象站破本站历史2月日最高气温纪录。20日起寒潮自北而南影响浙江省,造成剧烈降温,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下降 8~12℃,其中最大降温幅度出现在丽水(12.5℃)。国家气象站最低气温出现在湖州(-1.7℃),区域站最低气温出现在23日早上7时临安区龙岗镇(-9.0℃),全省过程最低气温达0℃及以下面积为2.97万平方公里。
图2.29 2024年2月20—24日全省降水量空间分布(毫米)
(2)降水相态复杂,暴雨、大风、雷电、冰雹、冻雨和雨雪冰冻等齐上阵。由于寒潮过境,20日起受强大西南暖湿气流和寒潮共同影响,浙江省大部地区出现暴雨、大风、雷电、雨夹雪(雪)、冰粒、冻雨等复杂天气。20—23日全省多地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浙西和浙中北普遍出现1~2天暴雨。浦江(78.4毫米)、建德(72.6毫米)和嵊州(71.8毫米)等6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破历史冬季极值,14个国家气象站破2月历史极值。浙南龙泉、青田、乐清、玉环、温岭、衢州市区等多地出现直径1~2厘米、最大3厘米冰雹。共77个乡镇(街道)出现8~10级大风,最大云和县崇头镇白鹤尖37.7米/秒(13级)。浙中北部分出现冰粒或雨夹雪、山区出现冻雨。寒潮过程带来的雨雪天气造成道路结冰,诱发多起交通事故。此外,寒潮导致浙江省800多亩大棚棚膜破损和6900多亩果树、蔬菜、茶叶、油菜等农作物受灾。
三、气候影响评价
3.1、气候与农业
3.1.1、油菜
2024年浙江油菜全生育期间(2023年10月上旬~2024年5月下旬)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降水日数接近常年,日照时数略偏多。油菜全生育期气象条件阶段性特征明显,总体正常略偏差。播种~出苗期前期受干旱影响播种推迟,后期降水增多旱情得到缓解;冬季阶段性冷空气利于加强植株抗寒锻炼,但雨雪和低温冰冻天气造成部分地区油菜出现轻度冻害;现蕾~抽薹期多低温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度渍害,油菜菌核病发生发展;开花~绿熟~成熟期温光适宜,晴雨相间,利于油菜生长成熟和产量形成,部分时段强对流天气对部分地区油菜收割晾晒略有影响。
3.1.2、小麦
2024年浙江小麦生育期间(2023年11月中旬~2024年6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略偏多、降水日数与常年持平。小麦播种以来阶段性天气特征明显,冬季连阴雨和灌浆成熟期的病虫害对产量影响较大。播种期晴雨相间,底墒充足,播种进程顺利,有持续低温冰冻,利于杀死越冬虫卵,减轻病虫害的后期危害,部分小麦遭受轻度冻害;分蘖越冬期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过程,导致小麦苗情偏弱、分蘖不足;拔节孕穗期晴多雨少,温高光足,气温呈“前冷后暖”特点,小麦生育期和常年同期持平,晴好天气为主对小麦拔节生长和孕穗有利;抽穗期降水量异常偏多,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偏重且不易防治;灌浆乳熟期气温波动上升、晴雨相间,大部时段气象条件利于小麦灌浆成熟,降水天气对部分地区小麦成熟收割略有影响。
3.1.3、早稻
2024年浙江早稻生育期间(2024年3月中旬~8月上旬)平均气温明显偏高,降水量略偏多,降水日数、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其中播种~出苗期热量充足,利于早稻秧苗生长,但雨多光少,阴雨天气较多,局部地区伴有强对流天气,不利于早稻播种出苗和秧苗田间管理;返青~分蘖期光温水条件适宜,大部地区晴或多云天气为主,利于早稻移栽、返青成活和分蘖生长;拔节期热量不足、雨多光少,不利于早稻拔节生长;孕穗~抽穗期出现强降水天气,不利于早稻开花授粉;乳熟~成熟期出现高温、强对流、台风等气象灾害,高温天气不利于早稻灌浆结实,强对流、台风天气不利于早稻收割晾晒。
3.1.4、晚稻
2024年浙江晚稻生育期(2024年6月上旬~11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降水日数接近常年,日照时数与常年持平,高温、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明显。其中播种育秧期天气条件前差后好,晚稻秧苗生长总体正常;移栽分蘖拔节期多晴热高温天气,出现持续大面积高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水稻生长良好,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长势偏弱;孕穗抽穗期大部天气条件对晚稻生殖生长有利,但部分地区抽穗扬花期与高温、低温重合,导致秕谷率增加;灌浆成熟期有寒露风、台风影响,强降水天气频繁,暴雨落区出现水稻倒伏,天气条件对晚稻灌浆有不利影响。总体来说,2024年浙江晚稻生育期气候条件属于略偏差年景。
3.1.5、杨梅
2024年浙江杨梅生育期间(2023年8月~2024年7月中旬)活动积温属历史极高年份,日照是近年来最多的年份。其中花芽分化期平均气温偏高,利于杨梅花芽分化,冬季无严重冻害,利于安全越冬,春季杨梅花芽萌动较早;开花期气温偏高,花芽发育加快,开花迅速,3月下旬时出现34.6℃的高温天气,使杨梅雄花开花迅速,时间缩短,不利于杨梅受精授粉,平原杨梅坐果率普遍偏低,4月后雨水偏多,不利于中高山杨梅的开花授粉和坐果;春梢、幼果期热量充足,天气条件利于杨梅幼果生长和春梢抽发,春梢生长迅速;果实发育、灌浆期气温略偏高、降水明显偏少,日照充足,利于杨梅果实膨大、转色;果实成熟期温度正常略偏高,杨梅生长发育较快,6月初荸荠种杨梅开始全面上市,中旬东魁种也开始采摘,但6月上旬、中旬雨水增多,对杨梅采摘有一定不利影响,6下旬天气晴多雨少,天气条件对杨梅成熟采摘有利,7月1至12日多高温天气,高山杨梅出现明显的高温逼熟和腐熟现象,商品产量大幅下降。总体来说,2024年浙江杨梅生育期气候条件属于正常年份。
3.2、气候与水资源
202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68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降水量空间分布上呈现浙西和浙南地区较多、浙中和浙北地区较少的特点。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遂昌、仙居、天台、石浦、泰顺等6地偏少1成左右,其余各地均偏多,偏多幅度在1~3成之间。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等)通过其特有的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对降水进行截留、渗透、蓄积,并通过蒸散实现对水流、水循环的调控。利用风云卫星等遥感资料、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浙江省近25年的水源涵养功能量进行监测评估。2024年浙江省水源涵养较近20年平均略有提升,主要高值区域出现在西部及南部山区,多数能够达到1000mm,部分地区能够达到1600mm以上,平原或者城市地区较常年值略有提升,但总体变化不大,水源涵养值大多在500mm以下。
1月,主要江河水势平稳。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15.0241亿m³,
比多年平均偏少1.0%。1月末(2024年2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 201.796亿m³,比月初(1月1日8时)少蓄水14.113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98.84m,相应蓄水量为129.11亿m³,比月初少蓄水9.68亿m³。
2月,杭嘉湖东部平原、甬江等14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幅度0.02~0.23m(其中,欤城站最大超警0.23m,嘉兴站超警0.17m),其他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30.1821亿m³,比多年平均偏多79.2%。2月末(2024年3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 218.372亿m³,比月初(2月1日8时)多蓄水16.776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0.90m,相应蓄水量为138.65亿m³,比月初多蓄水9.540亿m³。
3月,杭嘉湖东部平原王江泾等7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幅度0.02~0.21m(其中,王江泾站最大超警0.21m,嘉兴站超警0.09m),其他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32.7119亿m³,比多年平均偏多14.8%。3月末(2024年4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 212.552亿m³,比月初(3月1日8时)少蓄水5.820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0.37m,相应蓄水量为136.14亿m³,比月初少蓄水2.510亿m³。
4月,钱塘江、甬江、椒江等6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超警幅度0.02~0.14m(其中,钱塘江双塔底站超警0.08m),其他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72.1682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多129.2%。4月末(2024年5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39.121亿m³,较月初(4月1日8时)多蓄水26.569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3.30m,相应蓄水量为150.70 亿m³,较月初多蓄水14.56亿m³。
5月,全省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仅甬江、椒江等个别站点月最高水位略超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55.7556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多59.4%。5月末(2024年6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20.709亿m³,较月初(5 月1日8时)少蓄水18.412亿m3;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0.37m,相应蓄水量为 136.17亿m³,较月初少蓄水14.53亿m³。
6月,钱塘江、苕溪、杭嘉湖东部平原等江河(或平原河网)主要控制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或保证)水位,其中钱塘江干流下游(闸口以上)主要控制站最高水位全线超过保证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105.3493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多114.3%。6月末(2024年7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70.2380亿m³,较月初(6月1日8时)多蓄水49.529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5.97m,相应蓄水量为168.960亿m³,较月初多蓄水32.790亿m³。
7月,苕溪、杭嘉湖东部平原(运河)、椒江等主要(或部分)江河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其中椒江大田桥、苕溪德清大闸等5站超过保证水位;其他主要江河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33.2355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多9.7%。7月末(2024年8月1日8时),全省34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 252.159亿m³,较月初(7月1日8时)少蓄水18.079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4.96m,相应蓄水量为158.470亿m³,较月初少蓄水10.490亿m³。
8月,全省主要江河水势平稳,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15.9771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少18.2%。8月末(2024年9月1日8时),全省3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37.787亿m³,较月初(8月1日8时)少蓄水15.218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3.44m,相应蓄水量为150.778亿m³,较月初少蓄水7.692亿m³。
9月,杭嘉湖东部平原、甬江等21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其中,杭嘉湖东部平原嘉善站超过保证水位0.11m),其他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8.8689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少43.8%。9月末(2024年10月1日8时),全省3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29.340亿m³,较月初(9月1日8时)少蓄水8.447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2.61m,相应蓄水量为 146.720亿m³,较月初少蓄水4.060亿m³。
10月,杭嘉湖东部平原、甬江、椒江、飞云江、鳌江及部分独流入海水系等28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椒江大田桥站超过保证水位),其他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5.686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少54.8%。10月末(2024年11月1日8时),全省3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29.271亿m³,较月初(10月1日8时)少蓄水0.069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2.40m,相应蓄水量为145.71亿m³,较月初少蓄水1.01亿m³。
11月,杭嘉湖东部平原、甬江、椒江等74站月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或保证)水位(其中椒江大田桥站最大超保1.93m),省级以上其他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6.118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少52.6%。11月末(2024年12月1日8时),全省3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31.883亿m³,较月初(11月1日8时)多蓄水2.612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2.24m,相应蓄水量为144.940亿m³,较月初少蓄水0.77亿m³。
12月,全省主要江河水势平稳,省级以上重要水情站月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钱塘江(富春江坝址以上)来水量3.9113亿m³,较多年平均偏少71.6%。12月末(2025年1月1日8时),全省3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25.462亿m³,较月初(12月1日8时)少蓄水6.421亿m³;月末,新安江水库水位为101.88m,相应蓄水量为143.22亿m³,较月初少蓄水1.72亿m³。
3.3、气候与生态环境
2000—2024年全省平均气温呈增高趋势、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水热的增多及其在时空上的协调匹配有利于全省植被生存生长。及时掌握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省植被生态参量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可以为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基于2000—2024年EOS/MODIS卫星16天植被指数产品,利用最大合成法获取月尺度和年尺度NDVI资料,以此分析浙江省植被NDVI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2024年植被NDVI为0.65,与2023年基本持平,较2000年(0.57)增长了0.08,涨幅达12%,2000—2024年浙江省植被NDVI以0.034/10年的速率增长。2024年浙江省11个地(市)植被NDVI排名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丽水市(0.74)、衢州市(0.67)和温州市(0.66)。
图3.1 2000—2024年浙江省植被NDVI和覆盖度变化趋势
2024年全省植被NDVI较2000年整体显著提升。2024年全省植被NDVI高值区主要为海拔较高的山地区域,低值区主要位于海拔较低的平原城镇区域,尤其是沿海城市近岸区域(滩涂),NDVI值在0.1以下。全省超84%区域面积的植被NDVI呈增加态势,其中海拔较高的山地区域最为明显,增长幅度每年在0.5~1.5(·10-2)之间。NDVI下降区域主要位于各地级市城镇地区,下降幅度在-1.5~-0.5(·10-2)之间。
图3.2 浙江省2000和2024年植被NDVI均值空间分布
2024年植被生态质量为68.3,较2000年(61.4)增长了6.9。2000—2024年浙江省植被生态质量实现了“三级跳”,2017—2024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均值(68.05)较2007—2016年(65.4)和2000—2006年(62.7)两个阶段有明显提高。202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排名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丽水市(77.78)、温州市(71.88)和台州市(70.31)。
图3.3 2000—2024年浙江省植被生态质量变化趋势
浙江省逐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空间分布显示:2024年植被生态质量较2000、2005、2010、2015和2022年年明显增加,主要表现在植被生态质量指数高值区面积显著增。其中,宁波南部、台州中部、温州北部等高海拔山地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可达80以上。2000年全省植被生态质量多在40~60之间,2024年这些区域生态质量多在65以上。
2000—2024年年际植被生态质量变化率在-2.85~3.11/a,且全省超84%区域面积的植被生态质量呈增加态势,其中绍兴中部、湖州北部、台州中部等海拔较高的山地区域最为明显,增长幅度每年在1.5~2.5之间;下降区域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宁波北部、台州东北部、温州东部等平原地区,幅度在0.5~1.5之间。
图3.4 2024年浙江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3.4、气候与交通
2024年浙江省交通主要受台风、梅汛期暴雨、大雾以及寒潮带来的大风低温雨雪等天气影响。
3.4.1、台风影响交通
2024年有6个台风对浙江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普拉桑”于9月19日登陆舟山岱山,沿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沿海海面出现8~10级局部11级阵风;“康妮”为1951年以来11月影响浙江省最严重台风,11月1日紧擦浙江省沿海北上,与冷空气结合,给浙江省带来大范围暴雨,沿海地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台风“普拉桑”影响期间,浙江多地列车停运,全省气象部门共计发布预警信号146条,其中台风预警信号91条(橙色1条),暴雨预警信号34条(红色3条,橙色10条),雷电预警信号20条,大风预警信号1条。台风“康妮”影响期间,铁路部门对多趟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涉及高铁绍兴北站的共有50余趟,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限速发往舟山、上海、台州、杭嘉湖地区等方向班车全线停运。10月26日至11月1日,全省气象部门共计发布预警信号218条,其中台风预警信号87条(橙色6条),大风预警信号62条,暴雨预警信号59条(橙色22条),大雾预警信号10条。
3.4.2、梅汛期暴雨影响交通
2024年浙江省于6月9日入梅,7月4日出梅,梅汛期间浙江省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并多次引起积水内涝,对交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6月26日杭州富阳部分道路出现严重积水,最深处达1米。今年梅汛期间,全省气象部门共计发布预警信号1650条,其中暴雨预警信号867条(红色20条,橙色103条),雷电预警信号315条(橙色3条),大雾预警信号214条(橙色78条),大风预警信号131条,雷暴大风预警信号108条(橙色3条),高温预警信号14条(均为橙色),冰雹预警信号1条(橙色)。
3.4.3、大雾天气影响交通
今年3、4月份浙江省的大雾天气较为频繁,给多地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3月2—5日、7—8日、11—12日、14—17日、19日、23—25日和28—31日早晨浙中北和沿海地区部分出现大雾或雾霾。其中,3月24—25日早晨浙江沿海出现浓雾(能见度200~500米)部分强浓雾(能见度50~200米),浙北部分地区出现浓雾局地强浓雾,杭州、绍兴等地局部能见度低于100米。4月暖湿气流旺盛,水汽充足,于4月2日、7—8日、12—18日和24日浙中北及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出现雨雾(或海雾)天气,导致能见度较低,并给交通出行带来不利影响。
3.4.4、寒潮及低温雨雪影响交通
2024年1月20—24日,浙江省经历了2024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范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受其影响,浙江省多地出现明显的降温、雨雪和大风天气。受降雪和低温冰冻影响,台州和金华等地道路陆续出现严重积冰,对高架、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通行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多起交通事故。此次寒潮影响期间,全省气象部门共计发布预警信号423条,其中道路结冰预警信号168条(橙色70条),低温预警信号130条(均为橙色),大风预警信号83条,暴雪预警信号36条(橙色1条),寒潮预警信号1条。
2024年2月20—24日,浙江省经历了2024年以来的第二次较大范围寒潮过程。受其影响,浙江省大部出现冬季罕见强对流、暴雨、雨夹雪(雪)、冰粒、冻雨等复杂天气,其中21日浙中北普降大雨暴雨,浙中南多地有冰雹、冻雨,道路结冰诱发多起交通事故。23日早晨,杭州市16号线高架轻轨段因线路结冰停运,部分高架桥路面出现结冰车辆打滑的现象。此次寒潮影响期间,全省气象部门共计发布预警信号419条,其中雷电预警信号120条,道路结冰预警信号96条,暴雨预警信号69条,大风预警信号62条,大雾预警信号27条,雷暴大风预警信号25条(橙色1条),寒潮预警信号11条,冰雹预警信号9条。
致谢:本评价承蒙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水文局、浙江省灾害防御协会、浙江省生态遥感中心、浙江省农业气象中心等提供资料,谨致谢意。
浙江省气候影响评价
2024年
编制:浙江省气候中心
编辑:气候监测与预测室
主笔:李延召
编写:高大伟 刘昌杰 毛燕军
签发:王阔
电话:0571-86951309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国慷街256号
邮编:3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