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全国>浙江 > 浙江首页 > 气象科普

高温范围持续扩大警惕“高温杀手” 一文看热射病防治8大误区

2023-07-06 16:34:59   来源: 浙江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6月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昨天(7月5日),北方新一轮高温上线,北京、河北等多地气温相继超过了40℃,而明后天华北本轮高温天气将达到鼎盛阶段,河北、河南等地将继续体验40℃+的极端酷热。与此同时,南方更多区域加入高温群聊,配合高湿度,体感温度上不输北方,并且在未来一周,焖蒸感持续不下线。

高温酷热天气下,中暑人数攀升,并且多地有报道热射病确诊病例。热射病就是中暑吗?出现热射病症状及时降温就可以了?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了吧?中国天气网盘点关于热射病的8大误区,盛夏时节助你远离“高温杀手”。

一、热射病就是中暑,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不对。

  

炎炎夏日,中暑常常发生,大家觉得喝点水、降降温就好,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中暑也分几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里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并非引发体温升高这么简单,而是产生一系列可怕的生理反应,患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如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热射病死亡率非常高,普遍的死亡率可达到50%-70%,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死亡率会高达80%。

二、出现热射病症状,在家降温即可。

错。

  

中暑一旦发展到了热射病的阶段是极其危险的,热射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体外降温、体内降温、药物降温以及对症治疗,一般在家中能做到的散热、通风等仅是体外降温,对于热射病的救治远远不够。因此,当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等热射病症状时,不要犹豫,及时拨打120,尽快送医。

三、在室内,不会出现热射病。

错。

  

热射病并非室外专属,温度高、通风差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热射病。像长时间待在封闭空间内的装修工人、车间工人就属于热射病高危人群;一些老人居住在通风不良、没有安装空调的老旧房屋,也容易出现热射病。

四、不做剧烈运动,就不会得热射病。

错。

  

很多人认为,热射病一定是高温下剧烈运动才会产生,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前者指夏季剧烈运动者、高强度体力活动者;后者常见老人、婴儿、孕产妇等体质稍弱的人群。2022年夏季,山东就发生了产妇“坐月子”期间捂热,最终因热射病不治身亡的事件。

五、测了体温不高,就不是热射病。

不对。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这里提到的核心温度,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而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是体表温度。直肠温度最高可以比腋温高出2.1℃,当体表温度尚属于“低烧”时,核心温度有可能已属于“高烧”。因此,我们日常测量的腋温或耳温仅可做参考,不能完全作为诊断热射病的依据。

六、只有夏天才会有热射病。

不是。

  

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容易诱发热射病,但热射病并非夏季专属。如在不通风的高温厂房长时间工作的工人、面对熊熊烈火的消防员,甚至冬季蒸桑拿的人都可能发生热射病。因此,在其他季节也需要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以免延误治疗。

七、高温天,多吃冷饮可以预防热射病。

不健康。

  

吃冷饮并不是预防热射病的好办法,要预防热射病最重要的是多喝水,包括白水、盐水、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的饮料。酒精性饮料和高糖饮料会让身体失去水分,并不建议喝。大量进食冷饮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因此不是预防热射病的首选。

八、女性体质弱,更易得热射病。

并不是。

  

通常来说,女性热适应能力较男性弱,但大量临床数据显示,男性热射病患者要多于女性,这应该与男性更多从事户外工作及重体力活动有关。如室外高温作业者、炼钢工人、消防员、运动员、参训士兵等都是热射病高危人群。因此提醒广大男同胞们,切不可因为自己体能好就对热射病掉以轻心。

热射病死亡率高,因此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中国天气网提示,炎炎夏日要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或活动的时间,必须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遮阳避暑、勤补水。当出现早期中暑症状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展成热射病。而一旦出现热射病症状,要紧急送医抢救。(策划/冯玮 设计/魏来)

资料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温热浪与人体健康》气象出版社

编辑:浙江天气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

更多>>精彩图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帮助- 人员招聘- 客服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律师- 网站地图-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手机版

客服邮箱:service@weather.com.cn 广告服务: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制作维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气象局
郑重声明:中国天气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证010385-2号 京公网安备110414001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50053